微信小程序在使用场景中,经常涉及到支付业务,下面我们查看几种常用的模式。
微信小程序
先和后端服务
交互,后端服务
做下单逻辑,返回微信小程序API
所需入参,微信小程序调用微信支付组件,完成支付。
以上是交互流程,触发微信组件的API代码如下:
wx.requestPayment({
timeStamp: '', // 时间戳
nonceStr: '', // 随机字符串,长度为32个字符以下
package: '', // 统一下单接口返回的 prepay_id 参数值,提交格式如:prepay_id=***
signType: 'MD5', // 签名算法,应与后台下单时的值一致。 MD5、HMAC-SHA256、RSA
paySign: '', // 签名
success (res) { },
fail (res) { }
})
特点:
代码上使用过程简单,但结算规则、费率和周期不是很友好。
结算条件: 已完成签约入驻成为微信支付商户。
结算周期: T+1(新资金流):交易当天实时结算至商户平台的基本账户。
结算费率:
默认是0.6%,如:交易额1312
,应扣金额7.872
,实际扣除7.87
尽管费率是浮动的,但一般企业拿不到低费率,大多还是0.6%
既然微信官方的支付费率高,那么业务上能不能规避这种方式。答案是:部分场景可以规避。
首先在微信小程序业务里设置钱包
概念,通过设置银行虚拟子账户,管理用户余额。那么就可以有效减少用户直接的支付操作
,频繁资金操作通过钱包
进行内部流转,不频繁的充值
操作可以使用手机银行转账
的方式。
手机银行转账:实际就是线下转账,满足以下三个要素就可以